产品介绍
江西南昌浇地专用滴灌管材厂家供应
价 格:¥6
型 号:
产品完善度:
生产地:其他访问量:4次
发布日期:2016/10/24 15:40:28
更新日期:2017/9/2 10:20:06
详细内容
1:什么叫滴灌技术?
将有压水通过滴头消能,以水滴状态灌溉作物的技术,称之为滴灌技术。
2:滴灌技术起源于那个国家?
起源于以色列。
3: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滴灌技术有哪些优点?为什么?
(1)节水: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灌水效率可提高40-50%,即可节水40-50%。
原因有:滴头出水流量小,一般在1-8升/小时,不易产生深层渗漏及地面径流;滴灌为局部灌溉,只湿润作物根区,不易产生无效灌溉;采用滴灌技术很容易实施频繁灌溉,很容易控制过量灌溉;很容易实施灌溉自动化,实施智能灌溉、精准灌溉;与喷灌比,不受风的影响,无漂移损失;蒸发损失小。
(2)节肥:通过滴灌系统施肥,称作灌溉施肥。滴灌施肥的肥料必须是全溶性
肥。滴灌水的利用率高,则施肥的利用率也高。氮肥利用率可高达70%,比传统施肥方法高30-70%。
(3)节能:滴头工作压力在1公斤左右即可,而喷灌的工作压力常常在2公斤
以上。因此,同样灌溉面积下,滴灌系统的首部工作压力常常比喷灌系统低;滴灌用水量小,总用电量比喷灌小。
(4)节工:同样灌溉面积下,滴灌系统需要的灌溉管理人员比传统灌溉系统需
要的人少的多。
(5)省力: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控制,操作省力,简单。(6节地:通过管道输水,管道常常埋在地下,不占用耕地。 (7)节约劳务成本:管理人员少,大大减少劳务成本。
(8容易控制杂草生长。局部面积湿润,干燥区域,杂草生长少。
(9 环保:不易产生深层渗漏,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少;采用滴灌后,土壤湿
度小,保护地栽培时棚内湿度低,病虫害滋生少,农药用量少。
4:滴灌有哪些缺点?
(1):容易产生堵塞:由于滴头的流道断面小,出水孔小,很容易被水中的有机、无机杂质堵塞,这种堵塞叫物理堵塞;如果水中的阳离子,如钙、镁等含量
高,容易在流道中结晶,堵塞滴头,这种堵塞叫化学堵塞;此外,滴头流道中
有时会滋生绿苔,堵塞滴头,这种堵塞叫生物堵塞。
采用过滤器可防止物理堵塞;采用酸洗的办法可以预防化学堵塞;采用注氯气的办法可以预防生物堵塞。 (2)管理要求高:
5:滴头有那几类?通常怎样选用?
(1)管上滴头和内内镶滴头
内镶滴头
所谓管上滴头,就是指可以现场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而内镶滴头是指可在生产线上直接镶嵌进聚乙烯毛管内的滴头。
管上滴头使用灵活,可根据作物灌溉要求现场调节滴头安装间距,更好地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缺陷是安装费时强度大,效率低。
管上滴头通常用于灌溉果树,盆栽植物,乔木、灌木、花卉等。
内镶滴头在出厂时已经按一定间距在生产线上安装好。田间安装时只要用一个专用接头(旁通),将内镶滴灌管连接到输水支管就可以了。大量节省安装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常用于灌溉果树、蔬菜、花卉、防风林带等。
6:什么是滴灌带?什么是滴灌管?怎么选用?
通常把管壁小于0.6mm的滴灌软管称之为滴灌带。不充水时其形状为软带。滴灌带造价低,但寿命短。使用年限从一季到5-8年不等。越薄物理寿命越短。目前薄的滴灌带壁厚为0.1毫米。只能使用一季。
滴灌带常常用于灌溉密植作物,如蔬菜,棉花,土豆,玉米,花卉等。 滴灌带的形式很多。有的滴灌带内镶独立滴头,有的内镶进水口、出水流道连续塑料片,有的为双壁塑料薄膜,在上层压制进水、出水流道而成。使用效果有一定差异。多进水口的滴灌带通常抗堵塞效果好。缝隙式出水口滴灌带通常有一定的抗负压吸土能力。
边缝式滴灌带典型连续贴片式滴灌带
内镶滴灌管滴头有片式滴头及柱状滴头两种片状内镶滴灌管 柱状滴灌管
片状内镶滴灌管制造成本较低,壁较薄时运输成本低。多节水口连续贴片式滴灌带抗堵塞性能好,价格与滴头间距无关,非常适合密植垄种蔬菜。柱状滴灌管强度较高,但造价较高,运输成本较高。宽行距作物,高价值作物可选用滴灌管。果园,高价值蔬菜田,防风林带可选用滴灌管。
7:滴灌带、滴灌管的寿命取决于哪些因素?
壁厚、材质、抗堵塞能力、水质、过滤系统、虫害、鼠害、土壤中石头含量及尖锐程度,铺设、回收方式及日常管理维护水平等。
壁越厚抗物理损伤能力越强,寿命越长,但初始造价也高。如要多季使用,滴灌带壁厚必须超过0.2毫米以上。每季使用完后,总有部分滴灌带损伤,必须剪掉损毁部分,用胶水或接头,或热熔连接后再用。
使用新料制造的滴灌管、带的抗拉能力、抗磨损、抗老化能力高,寿命长。目前市场上有的滴灌产品添加多次回收料,抗拉强度及抗老化能力极差,用户应有识别能力。
采用多进口进水,流道紊流性能好的滴头抗堵塞性能高。如果这方面性能差,可通过精心选配过滤系统防止堵塞发生。
水质差时(泥沙含量多或有机杂质含量高),应当精心设计、选用过滤器系统,延长滴灌系统使用寿命。过滤是滴灌技术的生命!
如用薄壁滴灌带(壁厚至少小于0.3毫米),土壤中的虫子如蝼蛄会咬伤滴灌带,铺设之前要做好调查。如发现,应当采用措施杀虫。
8:影响系统滴水均匀度的因素有哪些?
要想使作物高产优质,灌水均匀度非常重要。灌水均匀,才有可能在滴灌施肥时施肥均匀。影响系统滴水均匀度的因素有:
(1)滴头制造因素:要使滴灌系统灌水均匀,首先单滴头出水要均匀。反映单
滴头是否出水均匀的参数为制造偏差,用Cv 表示。制造偏差的大小反映厂家的制造精度。制造偏差越小,单滴头均匀度越好。
质量分类 滴头或微喷头 滴灌带 好 Cv<0.05 Cv<0.1
一般 0.05
较差 0.07 差 0.11 不能接受 0.15
(2) 滴头流量对压力变化的敏感度:流态指数
通常在平地上,毛管首部的压力高,越往后越低。如果敏感
度高,则越往后,出水量越低,影响产量、品质。滴头流量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q=k×hx 式中:
q—滴头流量(升/小时); h—工作压力(米);
k—流量参数; x—流态指数。
チ魈指数x反映滴头的流量对压力变化的敏感程度:
– 当滴头内水流为全层流时,流态指数x等于1,即流量与工作水头成正比; – 当滴头内水流为全紊流时,流态指数x等于0.5;
– 当流态指数x等于0,即出水流量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这种状态叫做全压力补偿状态。其它各种形式的灌水器的流态指数在0~1.0之间变化。 (3) 压力补偿与非补偿性能
滴头可分为压力补偿滴头和非压力补偿滴头。压力补偿滴头内装流道调节膜片。当压力高时减小过流断面以减小出水量。当压力高时扩大过流断面以增加出水量。压力补偿滴头出水均匀。可延长滴灌管铺设长度,可提高滴灌均匀度,可更好地满足植物需水、需肥要求。
柱状压力补偿滴头片状压力补偿滴头
非压力补偿滴头流道内无膜片。出水量随滴头处压力变化而变化。灌水均匀度低。
如果毛管铺设短,滴头压力变化不大,可以考虑采用非压力补偿滴头,以便节约投资。山区压力变化大,采用压力补偿滴灌管。
吸力冲洗网式过滤器
过滤器自动冲洗效果。但自动冲洗的过滤器造价比手动冲洗的价格
高许多。自动冲洗有压差控制及时间控制两种控制模式。压差控制比定式控制效果好。
12:滴灌系统控制有那几种方式?如何选择?
滴灌系统可采用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及全自动控制三种控制方式。农业滴灌常常采用手动控制及半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设备简单,可以用闸阀,球阀,蝶阀等阀门根据经验或编制好的灌溉制度实施控制。农业上手动控制十分普遍。
半自动控制设备包括:定时控制器(或定量),电磁阀,电线。灌溉管理
人员根据经验或编制好的灌溉制度在控制器上编程灌溉。
定时控制器
全自动灌溉系统由一台电脑控制全系统。智能化水平高,更容易做到精确灌溉,充分满足作物需水量。电脑下达命令给田间控制器。控制器启动水泵,控制阀门开启,控制过滤器冲洗,控制施肥系统施肥等。控制器上可接各种传感器,如: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用于监测作物生长环境,自动调节。
全自动灌溉系统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由于设计、安装、调试、管理复杂,要求有高水平的、培训到位的优秀设计、安装、管理人员。我国现阶段在农业上不宜大规模推广。
13:滴灌施肥系统有哪些?怎样选择? 常用的滴灌施肥系统有:
(1) 施肥罐:
施肥罐造价低廉,安装简单,农业上广泛使用。材质有钢罐及塑料罐两种。缺点是:不能控制罐中肥料浓度,各区施肥量不等;必须要有一定压力降才能将肥料加入系统。
(2)文丘里施肥器:
文丘里施肥器的优点是容易控制肥料浓度。可使各区施肥量均等。缺点是必须要有压降才能将肥料注入系统。
(3)活塞泵
活塞泵的优缺点同文丘里吸肥器。但价格比文丘里贵。温室里常用这种系统。不适合大田大系统。
(4)电动注肥料泵:连接图如下。
电动注肥泵(可用打药剂代替)扬程高,直接注入灌溉系统。无需压降,肥料浓度均匀,易控制。缺点是需要额外耗电。大田大灌溉系统适合用电动注肥泵。
14:什么叫地下滴灌,有什么优点、缺点?
滴灌管可以铺设在地面,也可埋于地下。将滴灌管、带埋于地下称之为地下滴灌。
深埋地下滴灌浅埋滴灌
地下滴灌可以大量减少蒸发损失,水、肥的利用效率更高。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用量。高温及干旱地区采用地下滴灌效果非常好。多风地区也应考虑采用地下滴灌。地下滴灌更容易做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高产量。提高品质。
地面滴灌易于管理、维护。地下滴灌则要求较高的设计、安装、维护技术及较高的过滤配置。
地下滴灌的弱点除了设计、安装、维护难度大外,还有可能会出现植物根系侵入滴头出水孔,堵死滴孔的情况。
地下滴灌系统必须在支管上安装自动泄水阀,以自动清洗管道种可能的杂质。在适当位置安装进排气阀,以破除真空,避免吸土,从而避免堵塞滴头。。 地下滴灌带更易发生虫咬。应当采用壁厚带(0.3毫米以上)。
地下滴灌技术尚为新兴技术,在不断发展当中。深埋的风险更大,必须精心试验研究后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