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厌氧胶
价 格:¥电议
型 号:
产品完善度:
生产地:其他访问量:9次
发布日期:2018/12/5 10:20:08
更新日期:2018/12/5 10:20:08
详细内容
厌氧胶粘剂简称厌氧胶,是利用氧对自由基阻聚原理制成的单组份密封粘合剂,既可用于粘接又可用于密封。 [1] 当涂胶面与空气隔绝并在催化的情况下便能在室温快速聚合而固化。厌氧胶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以不饱和单体为主要组成成分,还会有芳香胺、酚类、芳香肼、过氧化物等。近年来,国外厌氧胶的配方不断推陈出新,日臻完善,受到机械行业的青睐。
中文名: 厌氧胶
外文名: anaerobe
全 称: 厌氧胶粘剂
特 点: 性能优异,耐热、耐压
名称解释: 厌氧胶又名绝氧胶、嫌气胶、螺纹胶、机械胶。它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不会固化,一旦隔绝空气后就迅速聚合变成交联状的固体聚合物。所谓“厌氧”是指这种胶使用时不需要氧 [1] 。
特点: 性能优异,耐热、耐压、耐低温、耐药品、耐冲击、减震、防腐、防雾等性能良好。
胶缝外溢胶不固化,易于清除。
无溶剂,毒性低,危害小,无污染。 用途广泛,密封,锁紧、固持、粘接、堵漏等均可储存稳定,胶液储存期一般为三年。
应用
厌氧胶因其具有独特的厌氧胶固化特性,可应用于锁紧、密封、固持、粘接、堵漏等方面。厌氧胶已成为机械行业不可缺少的液体工具。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机械、电子、电气等行业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1] 。
锁紧防松
金属螺钉受冲击震动作用很容易产生松动或脱机,传统的机械锁固方法都不够理想,而化学锁固方法廉价有效。如果将螺钉涂上厌氧胶后进行装配,固化后在螺纹间隙中形成强韧塑性胶膜,使螺钉锁紧不会松动。
密封防漏
任何平面都不可能完全紧密接触,需防漏密封,传统方法是用橡胶、石棉、金属等垫片,但因老化或腐蚀很快就会泄漏。而以厌氧胶来代替固体垫片,固化后可实现紧密接触,使密封性更耐久。厌氧胶用于螺纹管接头和螺纹插塞的密封、法兰盘配合面的密封、机械箱体结合面的密封等,都有良好的防漏效果。 [1]
固持定位
圆柱型组件,如轴承与轴、皮带轮与轴、齿轮与轴、轴承与座孔、衬套与孔等孔轴组合配件,以前无一例外的采用热套、冷压等尺寸过盈方法再装配,再辅以键和销子等。这种固定方法加工精度要求严格,而且因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磨损和腐蚀,很容易产生松动。使用厌氧胶可填满配合间隙,固化后牢固耐久,稳定可靠。以厌氧胶固持的方法使加工精度要求降低、装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提高、节省能耗和加工费用。
标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制定了单组份厌氧胶的标准(ASTM 5363-97),规范了厌氧胶的制造和作用。中国也有了化工行业标准(HG/T 3737-2004)。
厌氧胶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促进剂、稳定剂组成.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助剂如填料、染料和颜料、增稠剂、增塑剂、触变剂及紫外光吸收剂等。
丙烯酸酯类单体是厌氧胶的主要成分,约占其总配比量的90%以上。该类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双酯或某些特殊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等。
发展历史
厌氧胶组成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从1972年开始试产,如今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工业用胶。
2011年国内厌氧胶销售量超过吨,其中国产胶占三分之二左右,广州和上海是厌氧胶的主要产地,不但年产量大而且形成了某些技术特色。就全国而言,厌氧胶的生产厂分布在除西北、西南而外的广大地区。生产一吨厌氧胶的成本只有几万至十万元,而售价可达十几至几十万元。因此,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经营利益均较高,估计仍会吸引新的单位介入此领域,预计今后在生产者之间,将在品种、质量、售价、经营和推销手段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使用方法
①表面处理
除锈——除油污——清洗——干燥
除锈可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除油污、清洗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如丙酮、溶剂汽油)浸泡清洗二至三次即可。
②涂厌氧胶,施以足量的厌氧胶胶以填满空隙。
③装配,应尽快定位,定位后不能再移动工件。
④固化,一般1小时厌氧胶可达到使用强度,24小时达到强度。
注意事项
①厌氧胶不能用金属、玻璃等不透气的容器盛装,而需用透气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容器中,并且多只能装2/3瓶。
②厌氧胶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能暴晒。
③适合于金属之间的粘接,不适合用塑料、木、纸等多孔性材料。对于钢铁、铜及其合金等活性金属表面粘接固化快、强度高。对于不锈钢、锌、镉等金属表面固化慢、强度低。
厌氧胶在某些塑料上会造成应力裂纹,这些塑料包括许多热塑性塑料,如 ABS 塑料和聚碳酸酯。如果这种粘合剂被用于金属对金属的装配,而装配又很靠近塑料部件,那么溢出的粘合剂液体或散出的水汽可能会影响到塑料部件。 如果是兼容塑料,那么厌氧胶则不是有效锁固和密封此类塑料的佳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使用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前提是此类粘合剂达到了其他的应用参数。 ④固化条件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隔绝氧气,间隙一般要求 <0.2mm;活性引发中心,如金属、促进剂。
⑤拆除时若粘接力过大,可将部件加热到200~300℃趁热拆卸;也可用厌氧胶专用清除剂或丙酮中浸泡长时间后进行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