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实现大面积高产,土壤调控与育种同等重要
阅读次数:105发布时间:2009/4/17 11:07:27
97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对如何建立四大生产体系技术调控途径、怎样实现不同区域高产高效潜力、如何进一步大幅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众多专家强调——
实现大面积高产,土壤调控与育种同等重要
要同时实现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就必须走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和提高土壤生产力,而非过度依赖水肥等大量投入的道路。4月1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主持的97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启动会上,众多农业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们提出,通过土壤调控技术实现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大幅增加,和单纯研究高产育种同样重要,以提高土壤基础生产力为核心的土壤调控是稳定实现大面积作物高产高效的关键。
专家解释,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如空气、热量(温度)、光、养分和水分等,除光以外,植物依赖土壤(至少是部分地)获取所有这些因素。土壤调控的核心是提高土壤基础生产力,通俗地讲,是通过改变作物栽培和水肥调控方式,使施肥、灌溉、供热等更加科学、合理,使植物能限度吸收养分,提高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一些专家认为,过去单纯讲栽培,而对于土壤、水热等资源利用则考虑过少,这对于建立作物高产模式而言打了“折扣”;在现有基础上,粮食作物能否继续大幅提高单产,尤其是“中产”规模能否稳定增加,对于提高粮食总产意义重大。研究区域高产高效的途径,可以发掘不同类型土壤的高产“潜力”。
“作物产量和资源效率能否协同提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命题。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资源的矛盾不如发展中国家突出,在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上往往采取效率优先原则,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高产与高效并重的农业发展道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告诉记者,一方面,我国在小面积上获得的高产、超高产纪录难以重演,更难以在生产中大面积实现;另一方面,由于过多依赖水肥资源投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开展高产高效理论与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十分迫切。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8位课题组负责人,以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高产高效的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多学科结合的基础研究,建立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途径。
据了解,按照逐级推进的顺序,项目课题组在个实施周期(2009-2013年)内分三个部分进行重点研究。部分围绕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的步目标,以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集中阐明作物四大生产体系(东北春玉米、华北小麦-玉米、南方水稻、西北旱作)当前影响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及主控过程,通过栽培和土肥技术的集成创新,建立四大生产体系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条件的、在现有基础上产量增长10%-15%、水肥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0%的技术调控途径。
项目第二部分在更高的产量和资源效率目标下,揭示作物产量形成、水肥调控和土壤过程的规律,为调控途径的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作物高产群体结构与花后物质生产、分配的动态协调及其栽培调控原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高产作物群体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机理及定量控制,以及水肥高效利用的根-土互作机理研究;针对稳定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及其调控途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探索土壤条件和土壤关键过程对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影响与定向调控原理。
针对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和资源约束条件,项目第三部分重点探索粮食主产区作物高产高效潜力的区域特征,明确不同区域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资源与技术制约因素及其限制程度;揭示区域关键资源要素间的替代效应,明确技术因素对限制性资源因素的补偿作用以及关键技术优化和资源匹配机制;阐明各区域高产高效潜力挖掘的资源与经济代价,提出不同区域高产高效潜力的实现途径。
相关文章更多>>
- 2008/4/23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参加2007年合肥种子双交会
- 2008/4/23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硬度计全线降价!
- 2008/4/23天津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基地建设项目
- 2008/4/23四川省种子检测中心仪器采购项目
- 2008/4/23中国林木种子北检中心建设项目仪器采购
- 2008/4/23浙江省种子管理站
- 2008/4/23大兴安岭林木种苗国债标目
- 2008/4/23北京市林木种子加工储藏及采种基地建设政府采购项目
- 2008/4/23北京市林木种苗质量检测、加工设备采购项目
- 2008/4/27托普-农业检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