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官方微信:baichuansw2015 服务热线:0571-85363692

创新机制,这个实验室成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发布时间:2024/4/2点击次数:1590

 3月30日,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举行。会上举行了该实验室第二批工作站授牌,包括广州工作站、珠海工作站、山东工作站、内蒙古工作站和喀什工作站。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介绍,实验室通过聚焦湿证与重大疾病紧密结合开展研究,不断创新机制、突出岭南地方特色,现已建设成为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重大项目立项、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他表示,学校将继续整合全校的优质资源,建设好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百年华诞。

实验室主任陈达灿教授从研究条件与学术队伍建设、项目承担情况、重点领域研究进展、合作交流与产学研情况、主要成效等方面作了汇报。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主持学术委员会审议。专家组一致通过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认为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2023年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湿证标准体系,建立了万人湿证自然队列,构建了果蝇及小型猪湿证相关动物模型,建立多组学共性技术平台,开展了系统的临床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实现新药转化,建设成果显著,完成了本年度考核指标。实验室设立青苗人才培养工程,在边疆地区设立工作站,提升了辐射力和影响力。

实验室中期考核获优秀等次。学术委员会审议同意增补国医大师林毅教授为本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解读B2B电子商务综合行业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易推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上一篇 湖南郴州高新区:启动“七大攻坚”行动,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突破了一大批重大前沿与关键核心技术

分享到:

投稿箱:

如有仪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邮箱:1256925161@qq.com

公司动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