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官方微信:baichuansw2015 服务热线:0571-85363692

涂料施工产检问题及解决办法-青腾

发布时间:2018/9/7点击次数:360

 

1、垂流:

  在垂直面涂装时,涂膜向下流呈,凸部的现象,涂装效果不佳。

  产生原因:可能一次涂装过厚或涮涂料浓度过高,喷枪气过大,出漆量过多,喷嘴离涂装特过近。

  处理方法:稀释过当粘度,调整喷枪气,压力3.5-4.5kg/㎡,压适当及出量,距离适宜(15cm-20cm)

  2、刷痕:

  涂刷后,涂膜呈条状凹凸不平的现象。

  产生原因:施工时,粘度过高,湿膜再涂。

  处理方法:将涂料调至适当粘度,再涂时,底膜需基本干燥,刷子用力不要过大。

  3、针孔:

  涂膜干燥后,涂面呈现小孔状,该小孔由基材于表面的现象。

  产生原因:涂膜施喷太厚,干燥温度过高,被涂物有湿气,尘漆等。

  处理方法:一次施喷厚度不得太厚,控制适当的干燥温度,保持被涂物无污尘等。

  4、干喷现象:

  涂料喷涂时经雾化的涂料未到被涂物以前即已干燥一部分,再附著时形成粗糙的涂面。

  产生原因:喷涂时喷枪口与被涂物距离过远,喷枪气压过高等原因造成。

  处理方法:调整喷枪口与被涂物距离,约15cm-20cm,压力调整为3.5-4.5kg/.

  5、白化现象:

  涂膜表面苍白,无预期光泽。

  产生原因:湿度过高(80%以上),稀释剂菡发过快,被涂物太冷。

  处理方法:涂装湿度应80%以上,或可加5-10%的防白水,要用过快干的稀释剂,被涂物不要太冷。

  6、剥离脱落:

  涂膜从被涂物表面成片掉下。

  产生原因:基材有蜡、油、水等,下涂未干而再涂,底材过于平滑,墙面已粉化或采用低劣补土,附着力不够。

  处理方法:将底材彻底除干净,确保无蜡、油、水等杂物,已粉化的旧墙必须铲除干净;用油性批土,或水性批土批平,完全干燥后再涂膜。

解读B2B电子商务综合行业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易推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