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锭模表面出现缺陷主要有以下原因:
热疲劳
- 钢锭模在反复受热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不断作用,表面会产生微小裂纹。比如在钢水注入时,模壁快速升温,而脱模后又急速冷却,这种频繁的温度变化使模具表面产生热疲劳裂纹。
机械损伤
- 在钢锭脱模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使用工具强力撬取钢锭,会刮伤、碰伤钢锭模表面。另外,钢锭在模具内收缩时也可能会对模具表面造成一定的拉扯损伤。
化学侵蚀
- 钢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浇注过程中,钢锭模表面可能会与钢水中的某些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钢水中的氧化铁等物质可能会侵蚀模具表面,导致表面出现腐蚀坑洼等缺陷。
铸造缺陷
- 如果钢锭模本身在铸造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会产生气孔、砂眼等缺陷。比如在铸造时,型砂紧实度不够、浇注速度过快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空气滞留在模具内部,形成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