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登录 未经易推广诚信审核

山东福瑞德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红色底蕴 绿色品质-赵树丛:又闻沂蒙煎饼香

阅读次数:65发布时间:2023/12/22 16:17:38


■ 赵树丛
岁末寒天,我应朋友孙立伟之邀,参加福瑞德集团二十周年庆典,又到了沂蒙府临沂。临沂有许多名吃:爆炒鸡、豆腐箱、四喜丸子、全羊汤...,但我喜欢的还是临沂煎饼。煎饼是山东的地方特色食品。在大中华舌尖文化中,煎饼卷大葱几乎是山东的别称和LOGO。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地方戏叫山东茂腔。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也就是秋收冬藏之后的农闲季,总会有一些戏班子,走村串巷,搭台唱戏。那是农村的文化盛节。对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和韵律整齐的唱词,我至没有记住。但有一句唱词在我们那里广为流传:“万岁皇帝要出征,这可忙坏了东西宫,东宫娘娘烙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这词儿传了多年,谁也没有去考证它的真伪,但老百姓是铁认了,他们知道皇帝老子大的事就是拓疆守土,出征打仗自然就是重要的了。为妻当老婆的东西宫,大的贡献就是烧火做饭,吃的好的就是煎饼卷大葱了。


其实,山东煎饼是鲁中、鲁南沂蒙山区的当家食品,像海派十足的青岛、烟台、威海,并不吃煎饼。颇有英雄豪气的德州、聊城、菏泽,也不流行煎饼。细细考察一下,山东煎饼主脉有四大流派:以楼德煎饼为主的泰安煎饼,其特点是刮的薄,烙的脆,含水量少,易储存,泰安部分地区还有煎饼糊子发酵和再摊煎饼的风味,也叫“酸煎饼”。以诸城、安丘、五莲为主的鲁东煎饼,其特点是摊的厚,对原料要求不苛刻,玉米、小米、小麦、大豆、高粱、地瓜干,都可做原料,可即食,可汤泡,但每次吃之都要蒸热一下。至于曲阜、滕州一带的煎饼,就是泰安煎饼的延伸,但它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凡吃必包,成品都是要包的。馅儿有芝麻酱,有花生碎,多的还是咸盐葱花。唯独临沂煎饼产量大,它是由临沂苍山、费县、沂水一代的滚煎饼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是用含淀粉量大的红薯和含蛋白质的小麦混合,将面合成团柱,再在烧热的鏊子上滚,后来又有了像泰安煎饼一样的摊、刮。一般说来,临沂的煎饼要比诸城、安丘的薄一些,比泰安煎饼厚一些,可即食,可加泡,粮香味足,耐储存。我是爱临沂煎饼的。临沂煎饼是有文化禀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方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样式。煎饼生产的关键生产工具是鏊子,鏊子的出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诸葛亮在临沂打仗的时候,为了把士兵的面粉弄熟,把铜锣(金)支起来,把面粉和成面糊状,摊面成饼,这就是早的煎饼。香酥、可口,士兵吃了之后士气大振,满胜而归。我没有考证过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但诸葛亮生活过的诸城、沂南、沂水的主流食品就是煎饼。


给予煎饼大文化加持的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也就是刀郎唱火的《罗刹海市》的原作者。他曾写过一篇《煎饼赋》,他的笔下的煎饼“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味松脆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蒲松龄的家乡就是大沂蒙山的北麓,淄水河畔的淄川。临沂煎饼是有红色底蕴的。临沂是革命老区,临沂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侵染着革命传统的红色底蕴,煎饼也不例外。在抗战时期,抗日将冯玉祥曾写过一本书,叫《煎饼—抗日军食》。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伟大的淮海战役,山东出民工二百多万人,送军粮有五亿斤,加工大量煎饼送往线。陈毅元帅说,“淮河战役的胜仗是山东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其实,全国人民知道山东煎饼,就是从《红日》《红嫂》《沂蒙六姐妹》《南征北战》《高山下的花环》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文学中知晓的。临沂市委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举办过中国煎饼文化节。临沂煎饼是有绿色品质的。临沂煎饼是历史文化食品,红色传统食品,更是绿色生态食品。临沂煎饼的原料取自沂蒙山区的玉米、小米、黄豆、高粱,都是无公害种植。临沂有大大小小煎饼加工厂、业合作社、定制加工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准则: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沂蒙煎饼的品牌。临沂煎饼是经过市场洗礼的。煎饼是典型的传统食品,也是传统经济的产物,但天的临沂煎饼已经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在商品市场的发展中,临沂是吃过苦头栽过跟头的。当年的苍山蒜苔事件,曾经是市场发展中的负面案例。正因为如此,在煎饼发展中,临沂人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以质取胜,个性化服务,使小小的煎饼走进了超市,链接了电商,搭乘了高铁,走上了飞机,远飞到海外。


我吃临沂煎饼多的是在三十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经历了那场政治风波和东欧苏联剧变后,我们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又一次指明了中国的方向。党的十四大也决定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我当时刚刚从杨传堂同志手中接过了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的担子。怎样围绕党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做好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工作?我带着这些问题一头扎进了沂蒙山,和地县乡团委的同志们吃着临沂煎饼,在青年中寻找团的工作的新思路、着力点。那时临沂的国民经济结构基本上是以产业为大头的。资本、科技、土地、劳动力这些市场要素,缺乏有效的承载主体。农村青年已经不满足于种粮劳作,他们需要更新的途径——劳动致富,知识创业。莒南团县委组织青年大养外贸出口的兔子,既增加了青年农民收入,又为外贸公司组织了货源,还通过生产力的有效联结,把青年们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党团组织对青年的培养教育。那时候的莒南县,到处是“要致富快养兔”“学养兔去找团支部”的标语。团组织在青年中有威信,在群众中有口碑,在党委政府中有地位。我们考察后思想上豁然开朗。七天沂蒙煎饼香,带来思想大解放。我们认真总结了临沂等地农村团的工作经验,在全省开展青春立功活动。提出了“团的活动和经济活动相结合,团的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组织随人走,团随青年建;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共青团”的思路。

 


山东农村团的工作活跃起来了。共青团中央书记李克强亲临山东,到潍坊市安丘县黄旗堡镇、青岛市崂山区城阳村和古庙头村等地调研,他称赞山东构建了共青团联系农村青年的新纽带。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和当时的青年伙伴回忆起这段往事,都会不由自主的回味起沂蒙煎饼的喷喷沁香!(赵树丛)

 

作者简介

赵树丛,山东诸城人,曾就读于山东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做过医生、教师,做过群团工作负责人,在县、市、省党委政府任过职,在国家林业局任过主要负责人。现担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全国自然教育总校校长。

 

相关产品更多>>

相关文章更多>>

在线询价

在线询价

* 求购名称: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公司名称:
* 验证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