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人类基因编辑的管理条例甚至立法-齐一生物
阅读次数:237发布时间:2017/2/16 10:53:54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因能够实现对特定 DNA 片段的敲除、加入而备受科学家青睐。它推动了科学研究,但也对社会伦理和人类安全提出了挑战。裴端卿介绍,此次报告提出的基本原则,不仅代表基因编辑领域科学家的共识,还代表了全球的伦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广泛共识。“这些原则有望为科学界对相关问题探索提供可接受的权威性依据。”裴端卿说,各国可以参照本研究的成果与建议,结合自身国情及现有法律,来制定人类基因编辑的管理条例甚至立法。
2015 年 12 月,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在华盛顿召开,随后便成立了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经过长达 14 个月的工作,终于形成了研究报告。
裴端卿介绍,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对中国在人类基因编辑研究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伦理合理性。此次发布的报告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运用提出了系统性、原则性框架,具有积极意义。
报告指出,基础研究可“在现有的管理条例的框架下进行,包括在实验室对体细胞、干细胞系、人类胚胎的基因组编辑来进行基础科学研究试验”;对体细胞基因编辑可利用现有的监管体系来管理,要把临床试验与治疗限制在疾病与残疾的诊疗与预防范围内,在应用前要广泛征求大众意见;在生殖(可遗传)基因编辑方面,开展临床研究试验要有令人信服的治疗或者预防严重疾病、严重残疾的目标,“并在严格监管体系下使其应用局限于特殊规范内”。
报告强调,任何可遗传生殖基因组编辑“应该在充分的持续反复评估和公众参与条件下进行”。为此,委员会特别就开展可遗传生殖系统基因编辑提出了 10 条规范标准,包括:缺乏其他可行治疗办法,仅限于预防某种严重疾病,仅限于编辑已经被证实会致病或强烈影响疾病的基因等。齐一生物(www.qiyibio.com)为您掌握生物技术新动态
相关产品更多>>
相关文章更多>>
- 2018/5/28FDA 批准人工智能算法准确检测常见骨折齐一生物编
- 2018/4/25首次证明转录因子 FOXA1 蛋白的新二聚结合形式
- 2018/3/30RNA m6A修饰和果蝇性别决定新因子
- 2018/3/15揭示果蝇 tsRNA 的作用机制
- 2018/3/14默沙东 (MSD) 为抗PD- 1疗法 KEYTRUDA (pembrolizumab) 递交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 2018/2/28脑内再殖小胶质细胞起源研究中获进展-齐一生物
- 2018/1/24首次发现癌细胞送EGFR传递给巨噬细胞,并通过 MEKK2影响先天免疫
- 2018/1/16细胞内高通量筛选雄激素受体配体
- 2018/1/11干细胞首次被培养为功能性人类肌肉齐一生物
- 2017/11/30每个人对于盐的需求量却有所不同内肽酶或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