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揭示 DNA 解旋酶基因 ERCC6L -齐一生物
阅读次数:167发布时间:2017/3/2 21:46:09

齐一生物(www.qiyibio.com)为您掌握生物技术新动态
肿瘤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异质性极高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快速发展的肿瘤大数据(如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积累,为甄别新的肿瘤相关基因、深入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通过分析来自 TCGA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数据库的 12 种肿瘤的转录组数据发现:ERCC6L 基因在 12 种肿瘤中都非常一致地显著高表达。该基因是一个新近发现的 DNA 解旋酶,与胚胎发育息息相关,然而与肿瘤的关系却从未见报道。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沉默 ERCC6L 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 MDA-MB-231)和肾癌细胞(786-0)的增殖,细胞周期被阻滞在 G0/G1 期。进一步分析 ERCC6L 敲降后的细胞转录组数据及验证实验发现:ERCC6L 敲降可显著抑制 RAB31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同时降低 RAB31 下游的 MAPK 途径的磷酸化水平和 CDK2 的蛋白表达。为了验证体外实验结果,课题组进行了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沉默 ERCC6L 可于瘤细胞接种后的第七天就开始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不仅如此,ERCC6L 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高度相关,且 ERCC6L 高表达可预示肿瘤患者的低生存率,提示 ERCC6L 是肿瘤预后的良好标记物,同时也是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关文章更多>>
- 2018/5/28FDA 批准人工智能算法准确检测常见骨折齐一生物编
- 2018/4/25首次证明转录因子 FOXA1 蛋白的新二聚结合形式
- 2018/3/30RNA m6A修饰和果蝇性别决定新因子
- 2018/3/15揭示果蝇 tsRNA 的作用机制
- 2018/3/14默沙东 (MSD) 为抗PD- 1疗法 KEYTRUDA (pembrolizumab) 递交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 2018/2/28脑内再殖小胶质细胞起源研究中获进展-齐一生物
- 2018/1/24首次发现癌细胞送EGFR传递给巨噬细胞,并通过 MEKK2影响先天免疫
- 2018/1/16细胞内高通量筛选雄激素受体配体
- 2018/1/11干细胞首次被培养为功能性人类肌肉齐一生物
- 2017/11/30每个人对于盐的需求量却有所不同内肽酶或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