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在卵巢癌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阅读次数:127发布时间:2017/8/4 11:04:01
卵巢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五大肿瘤。由于其发病位置的隐蔽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指标,导致卵巢癌致死率居于所有妇科肿瘤之首,对女性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新研究数据表明,恶性程度高的卵巢癌病人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 30%。然而到目前为止,卵巢癌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对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极有必要。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且 HECT E3 泛素连接酶越来越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HUWE1 是一种 3’末端含 HECT 结构域的 E3 泛素化连接酶,分子量为 482kDa。HUWE1 通过调节其底物的稳定性,控制着细胞内大量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例如 DNA 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细胞内稳态等。目前关于 HUWE1 是抑癌基因还是原癌基因仍存在很大争议,这可能取决于肿瘤类型。据报道在大约 70% 的卵巢癌中 HUWE1 表达上调,但具体作用不明。
昆明动物所和四川大学研究人员发现,HUWE1 敲除抑制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但并不影响细胞存活和凋亡;此外在肿瘤形成后敲除 HUWE1,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 HUWE1 功能缺失的细胞中,组蛋白 H1.3 表达升高,同时 H19 表达受到抑制。在细胞中沉默 H19 可模拟 HUWE1 敲除出现的表型,若同时敲降组蛋白 H1.3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援救 H19 的表达以及 HUWE1 敲除出现的表型。在人卵巢癌细胞中诱导敲降 HUWE1,能够重复在小鼠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在机制上,研究人员发现 HUWE1 可结合并且泛素化组蛋白 H1.3,并导致 H1.3 被蛋白酶体降解。这些结果证明了 HUWE1 是维持卵巢癌发生和发展必需的。
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赵旭东和四川大学教授邹方东为文章通讯作者,昆明动物所、四川大学联培博士研究生杨东、昆明动物所博士研究生孙彬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张晓红为文章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云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更多>>
- 2018/5/28FDA 批准人工智能算法准确检测常见骨折齐一生物编
- 2018/4/25首次证明转录因子 FOXA1 蛋白的新二聚结合形式
- 2018/3/30RNA m6A修饰和果蝇性别决定新因子
- 2018/3/15揭示果蝇 tsRNA 的作用机制
- 2018/3/14默沙东 (MSD) 为抗PD- 1疗法 KEYTRUDA (pembrolizumab) 递交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
- 2018/2/28脑内再殖小胶质细胞起源研究中获进展-齐一生物
- 2018/1/24首次发现癌细胞送EGFR传递给巨噬细胞,并通过 MEKK2影响先天免疫
- 2018/1/16细胞内高通量筛选雄激素受体配体
- 2018/1/11干细胞首次被培养为功能性人类肌肉齐一生物
- 2017/11/30每个人对于盐的需求量却有所不同内肽酶或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