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官方微信:baichuansw2015 服务热线:0571-85363692

脱模后钢锭的表面处理步骤

发布时间:2025/5/15点击次数:2

 脱模后钢锭的表面处理步骤
一、‌表面清理与除杂‌
 
去除氧化皮与残留物‌
 
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如喷砂、酸洗)清除钢锭表面的氧化皮层及脱模剂残留,确保表面洁净无杂质。
酸洗工艺常用盐酸或硫酸浸泡,溶解氧化皮并中和碱性脱模剂成分。
 
油脂与污垢处理‌
 
通过热浸除油或电解除油工艺去除表面油脂,防止后续处理中油污影响工艺效果。
二、‌表面缺陷修复‌
 
缺陷检测与标识‌
 
检查钢锭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结疤、缩孔等缺陷,采用磁粉探伤或目视检测定位问题区域。
 
打磨与修整‌
 
对轻微划痕或毛刺进行机械打磨或抛光处理,消除表面不平整;对深层次缺陷(如裂纹)需通过补焊或局部重熔修复。
三、‌防锈与涂层防护‌
 
防锈处理‌
 
均匀喷涂防锈油或涂抹防锈剂(如脱水防锈油),短期存放时防止氧化锈蚀。
 
功能性涂层(可选)‌
 
根据需求进行电镀锌、发黑处理或喷涂耐高温涂层,提升钢材耐腐蚀性或工艺适配性。
四、‌热处理优化‌
退火与缓冷‌
对高碳钢或合金钢进行退火处理,消除脱模过程的热应力,改善内部组织均匀性,降低硬度便于后续加工。
镇静钢锭可采用凝固态热送装炉缓冷,利用余热减少能耗并降低表面缺陷风险。
五、‌质检与标准化‌
 
表面光洁度检测‌
 
通过目视或仪器检测表面粗糙度,确保达到工艺要求(如无油脂、氧化皮残留且色斑轻微)。
 
尺寸与形貌验证‌
 
测量钢锭尺寸公差,检查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降处理。
总结
 
脱模后钢锭表面处理以“清理→修整→防护→热处理→质检”为核心流程,结合机械、化学及热工手段优化表面质量,适配后续锻造或精加工需求。

解读B2B电子商务综合行业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易推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