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铸梅花模需注意事项汇总
一、模具操作规范
吊运要求
吊运梅花模时必须挂四个吊把,翻盘后需水平放置冷却,禁止立吊,避免模具变形或内应力失衡。
模具适配性
根据铸件需求选择断面形状、尺寸及锥度参数,确保钢液凝固收缩与模具匹配,避免脱模困难或表面缺陷。
二、浇注工艺控制
温度与速度匹配
浇注温度按钢种特性设定(一般为液相线温度+40-80℃),避免高温导致缩孔、气孔或低温引发冷隔、夹渣;
浇注速度需保证钢液平稳填充型腔,浇道应连续充满,断流易引发气孔或塌砂缺陷。
浇注系统设计
浇口位置需远离模具易侵蚀区域,流道设计避免金属液喷射,防止模具热疲劳或局部侵蚀。
三、模具预处理与维护
预热均匀性
模具使用预热至200-300℃(高合金钢需250-300℃),红外扫描温差应≤±20℃,确保凝固均匀性。
脱模与清理
脱模后及时清理表面残留钢渣,检查粘砂或氧化情况,必要时采用缓冷工艺(模冷时间≥13小时)降低应力。
四、钢锭质量控制
缺陷预防
关注钢锭表面冷隔、气孔分布,异常区域反推模具预热不均或浇注参数问题;
大型梅花模需二次补注(如凝固壳达350-450mm时),避免内部缩松。
关键实践要点:
吊运严格挂四吊把且水平冷却;
温控结合钢种±20℃波动范围;
浇注系统设计规避喷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