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钢锭模的横断面设计受材料特性影响显著,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铸铁类钢锭模
断面形状适配
多采用方形、矩形或波纹边形横断面,利用棱角结构增强模具抗变形能力,但受限于铸铁耐热性(800-1000℃),需通过增大散热面积(如多角形)缓解热疲劳裂纹倾向。
内壁设计优化
凹边形或波纹边形内壁可改善钢锭表面微凸形态,降低脱模阻力,但其热疲劳寿命仅500-800次,需频繁更换。
二、合金钢锭模
复杂断面支撑
铬钼合金材质(如Cr20Mo2)可耐受1400℃高温冲击,允许设计八角形等多角形断面,利用棱角分散凝固应力,适配高纯净度特种钢铸造需求。
自修复特性应用
纳米铌掺杂技术使氧化膜具备动态修补功能,支持凹边或直边内壁设计,减少钢锭表面凹陷缺陷。
三、铜合金锭模
高导热性匹配
圆形或多角形横断面可大化散热面积,铜合金热导率≥300 W/m·K,配合铍铜(CuBe2)高硬度(HRC 40+)内壁,适合精密铸件快速冷却工艺。
薄壁设计优势
内腔横断面多采用直边形,减少熔体与模壁接触时间,降低侵蚀风险,但成本高昂限制其应用场景。
四、铝基复合材料锭模
轻量化断面创新
矩形或方形断面为主,依靠SiC颗粒增强(密度2.8g/cm³)实现轻量化,适用于连铸连轧产线快速更换需求,工作温度提升至950℃。
结构简化倾向
受成型工艺限制,内壁多采用直边形或浅波纹边形,优先保证模具整体强度。
五、钨钼基复合材料锭模
端工况适配
内腔横断面可设计为复杂异形结构(如梅花形),CVD钨涂层实现1600℃以上耐温性能,用于航空航天域钛合金铸造,内壁趋近零侵蚀。
高精度表面处理
直边形内壁经镜面抛光,减少金属液流动阻力,确保高洁净度钢锭成型。
对比总结
材质类型典型横断面形状内壁特征适用场景
铸铁类方形/波纹边形凹边/波纹边通用型钢锭生产
合金钢多角形(如八角形)直边/凹边高纯净度特种钢
铜合金圆形/多角形直边/浅波纹边小型精密铸件
铝基复合材料矩形/方形直边/浅波纹边连铸连轧节能产线
钨钼基复合材料梅花形/异形镜面抛光直边航空航天高温合金铸造